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普院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普洱学院学子李昌平:从“负债毕业生”到“绿色梦想家”的创业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编辑:普院融媒 文/图

从毕业时负债1800元的园林学子,到执掌300亩“绿色基地”、引领普洱城市绿化的创业者,普洱学院校友李昌平以白手起家的坚韧、十余载深耕的执着,在园林绿化领域书写了从“2亩苗圃”到“城市绿脉”的奋斗传奇。他不仅带领团队打造多项省级养护标杆工程,更以持续学习与跨界探索的闯劲,成为新时代青年“以热爱为根、以实干为翼”的生动注脚。


白手起家,2亩苗圃点燃创业火种

2011年,李昌平从普洱学院园林专业毕业时,口袋里揣着一份1800元欠条。“家里三年仅给了6000元生活费,靠着兼职交学费和补贴生活才读完大学。”他回忆道。毕业后,他先打了两年工积累经验,2013年用仅有的积蓄租下2亩土地,创办思茅区艺野玉林苗圃,正式开启“与绿为伴”的创业征程。从苗木培育、养护到销售,他事事亲力亲为,“每天泡在地里,手上的茧子就是最好的‘创业勋章’。”

十余年间,这片苗圃从最初的2亩扩展到如今的300亩“绿色基地”,200亩专注培育凤凰木、蓝花楹等云南特色园林绿化苗木,构建起从乔木到灌木、地被植物的完整景观植物链;100亩聚焦咖啡苗木培育,为滇西南咖啡产业提供优质种苗。“看着小苗在阳光下抽枝展叶,那种成就感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李昌平说。


跨界拓展,从“育林人”到城市绿化“设计师”

2019年,凭借在苗圃积累的资源与经验,李昌平创办了普洱艺野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将“绿色梦想”延伸到城市建设的肌理中。公司先后参与普洱市冰洋现代城二期、墨江平安园、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等30余个项目的绿化施工与养护,从小区庭院到校园绿地,从城市公园到养老机构,他始终坚持“自然与景物和谐共生”理念,让每一处设计都传递生命温度。2022年,公司养护的普洱碧桂园大茶都项目被评为“碧桂园顺茵公司养护标杆工程”,成为行业认可的品质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李昌平妻子王昆琼,也是普洱学院毕业生,她学的是英语专业,他们一起创业,办过培训学校,还于2016年跨业开了一家农家餐饮院,如今运营红火。


深耕不辍,以“特种农民”姿态扎根一线

“我就是个‘特种农民’,大部分时间都在种植一线。”李昌平笑称。创业以来,他从未停止学习:2014年考取园林工程技术员资格证,2020年拿下高级BIM项目经理证,2023年取得云南农业大学函授本科毕业证及风景园林工程师中级职称。2020至2021年,他还被母校普洱学院聘为外聘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课堂知识,反哺园林专业学子。

即便在房地产行业波动导致园林市场遇冷时,他也未曾退缩。“母校永远是我的后盾。”李昌平说,每当遇到瓶颈,普洱学院的老师们总会用专业知识为他指路,用温暖话语帮他重拾信心。这份师生情谊,成为他跨越“行业寒冬”的重要力量。


枝叶关情,让绿色点亮普洱街巷

从负债毕业到执掌300亩苗圃、带领团队服务城市绿化,李昌平的创业故事,是无数奋斗者的缩影。如今,他仍坚守在园林绿化一线,计划未来引进更多乡土植物品种,推动“普洱特色绿化”走向标准化、品牌化。“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绿色走进街巷,让普洱的每一口呼吸都充满自然的味道。”这位“80后”园林人眼中,闪烁着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