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正式公布《2025 年产教融合专项教改项目立项名单》,普洱学院申报的项目《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才产数融合培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项目编号:2025CJRH01)凭借鲜明的特色、扎实的研究基础与深远的应用价值,经自主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查及专家组综合评审等多环节严格遴选,成功获批立项,这是学校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需求人才的关键路径。长期以来,普洱学院始终立足云南边疆实际与区域发展战略,紧扣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对数字人才的迫切需求,将产教融合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方面,学校主动对接地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痛点,深入调研澜湄地区跨境合作、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构建“产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发力”的人才培养逻辑;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数智赋能、产教协同”的教学改革路径,在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先后与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教学、共建实训基地、共研项目课题,为数字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次立项的《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才产数融合培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项目,正是学校立足区域特色、深化产教融合的集中体现。项目将以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聚焦数字人才“产数融合”能力培养核心,探索“校地企跨境协同”的培养新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等举措,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不仅为学校数字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更将为澜湄地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彰显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普洱学院将严格按照云南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联盟要求,以此次项目立项为新起点,统筹优质资源,加强项目组织与管理,确保项目在1年建设周期内(2025年11月 -2026年11月)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切实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实效,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云南乃至澜湄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普洱学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