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25年“民相亲·教育行”南亚东南亚大学生艺术展演在普洱学院致远楼演播厅举办。来自省内19所高校的中国、老挝、泰国、缅甸、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青年学生以合唱、舞蹈、朗诵,展现各国人文特色、交流中外文化风貌、传播互鉴友好情谊。出席第五届澜湄教育合作(普洱)论坛的中外嘉宾观看展演。


普洱学院党委书记胡国云对中外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艺术展演不仅是一次艺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和友谊的升华,必将为进一步深化区域青年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注入蓬勃的动力。希望通过展演播种下更多友谊与合作的种子,让艺术的感染力转化为持续深入的交流实践,共同谱写区域人文交流与青年合作的新篇章。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良享萌表示,此次展演让中缅及澜湄青年以舞传情、以歌会友,生动诠释了“澜湄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缅甸与中国山水相依,文化同源,期待以艺为媒深化教育合作,让青年在互鉴中携手,共同谱写澜湄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晚会在云南师范大学中外学子合唱《我们举起一束光》中拉开序幕,多国语言交织的歌声传递出“天下和顺”的共同愿景。

西南林业大学的舞蹈《玉盘》以月为意象,通过舞姿讲述中国神话故事、展示中国航天成就。

云南机电职业学院的留学生,通过《行路难》朗诵,诠释李白诗作的豁达豪情。

云南艺术学院的跨国团队以舞蹈《燃烧序章》演绎动感舞蹈串烧。

玉溪师范学院老挝泰国留学生原创歌舞剧《老泰友邻如亲》歌颂了邻里情谊。

云南民族大学多国学子的合唱《星辰大海》,为青春绘就了一篇追梦画卷。

云南农业大学的舞蹈《我最珍贵的》,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用尼泊尔传统舞蹈,展示生命与传承之美。

云南工商学院的歌伴舞《若把你》由老挝留学生用中老语深情演绎,多国舞者共舞东方韵致。

云南大学《田野时钟》缅甸舞蹈,则再现田野劳作的生命律动。

昆明医科大学的舞蹈《幸福路上》,以中老铁路为背景,融合多民族舞蹈元素。

德宏职业学院用缅语合唱《相信》,传递逆境中的信念力量。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老学子共舞《澜湄舞韵 中老情长》,展现流域文化交融。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老学生用《绿脉同频 世界共生》朗诵串联不同地域的环保实践,传递“人类共护地球家园”的使命。

楚雄师范学院尼加拉瓜留学生用《我亲爱的尼加拉瓜》歌舞,展现丰收喜悦和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

普洱学院留学生演绎的舞蹈《湄公河畔》,以肢体语言勾勒澜沧江-湄公河的蜿蜒奔流,用足尖涟漪与臂弯曲线演绎流域文明的共生共荣。

昆明学院留学生通过演绎《小河淌水》,复刻云南民歌的柔情意境。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留学生用缅甸舞蹈《舞步里的缅乡记忆》,展现文化传承。

红河学院留学生将斯里兰卡舞蹈融合古典与乡村风格,用《舞动南亚风情》展现南亚舞蹈的韵律、优雅与艺术特色。

德宏师范学院《行宫勐傣》,用缅甸传统民族舞蹈诠释自然与信仰的和谐。

普洱学院的舞台剧《石榴花开》立足本土叙事,再现多民族携手奋斗、团结进步的时代画卷,彰显教育交流在促进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整场展演高潮迭起、情感真挚,既是多元文化的精彩交汇,也是澜湄国家“一家亲”的生动写照,生动呈现了“民相亲、心相通”的友好主题。此次活动是云南省2025年“民相亲·教育行”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精品系列活动之一,普洱学院作为主办单位,充分发挥地缘与人文优势,为区域青年搭建起以艺会友、以文育心的平台,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了高校在推动国际人文交流中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