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普院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普院学子创业风采|一杯生态茶 一勺天然蜜——吕小龙的“家乡代言”创业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编辑:普院融媒 文/图


在普洱学院2024届毕业生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带着对家乡山水的赤诚,用一杯生态茶、一勺天然蜜,书写了一段“为家乡代言”的创业故事。他就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吕小龙,景东原笙茶叶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2022年萌生创业想法到如今带领公司稳步发展,这位“95后”大学生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土地,用坚持守护产品的本真,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


一次触动:从“市场乱象”到“创业初心”

“2022年5月的昆明之行,让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资本炒作’对农产品的裹挟。”回忆创业缘起,吕小龙的语气里仍带着几分感慨。彼时还是大二学生的他,在昆明接触到一些标价虚高的普洱茶,以及被贴上“天然野生”标签却掺杂科技手段的蜂蜜。“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好茶叶、好蜂蜜是乡亲们用汗水换来的,可市场上的乱象让这些‘宝贝’失去了本真。”

农村出身的吕小龙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深知家乡景东蕴藏着优质的生态资源。“为什么不能把家乡真正的好东西带出去?”这个念头如种子般在他心中生根——他要做“没有科技与狠活的生态产品,让消费者尝到“本来的味道”,更要为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正名”。


一场奔赴:从“校园学子”到“山间寻茶人”

2022年7月,刚结束大二学业的吕小龙,带着这份初心回到了家乡景东。没有创业经验,没有资金支持,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脚探路。半个多月里,他顶着烈日穿梭在景东的山林间,走访老茶农、考察茶园生态,从茶树品种到生长环境,从采摘工艺到蜂蜜酝酿,一点点学习、记录、筛选。

“景东的大山里藏着太多宝藏。”吕小龙说,当他在海拔1800米的山林中发现那片近百年树龄的生态茶园时,激动得彻夜难眠——茶树扎根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里,周围环绕着杂木林,无需人工施肥打药,完全自然生长。“这就是我要找的‘本真’。”

2022年7月21日,经过实地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吕小龙正式注册成立“景东原笙茶叶有限公司”。这个名字里,“原”代表“原生态”,“笙”谐音“生”,寓意“生生不息的家乡味道”。


一份坚守:从“单一产品”到“品质标杆”

“我们只做一款茶,叫‘生态茶’;只做一款蜜,叫‘天然蜂蜜’。”在吕小龙的办公桌上,这句话被醒目地贴在墙上。如今,公司已拥有稳定的大树茶生态茶园10余亩,其中近百年树龄的古茶树茶园达5亩,每年产出的茶叶带着山野的清香;天然野生蜂蜜则来自景东深山的野蜂群,年产可达1000斤,口感醇厚无添加。

“不贪多,只做精。”吕小龙解释,专注单一产品是为了把品质做到极致。为了保证茶叶的生态属性,他坚持“不修剪、不施肥、不打药”的“三不原则”,采摘时只选一芽二叶的嫩芽;蜂蜜则由当地蜂农手工收割,过滤后直接装瓶,保留最原始的营养。

“稳定货源是根基,推广销售是翅膀。”在坚守品质的同时,吕小龙也在探索市场路径。他带着产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利用短视频平台记录茶园和蜂场的日常,让消费者“看得见生长,摸得着安心。如今,公司的产品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云南、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回头客占比超过60%。


一生承诺:“有生之年,我为家乡代言”

“有生之年,我为家乡代言”——这句印在公司包装上的话,是吕小龙的创业誓言,也是他对家乡的深情告白。在他看来,创业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责任:“景东的好山好水养出了好产品,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茶叶是干净的,蜂蜜是甜到心里的。”

从最初走访茶园时的“步履蹒跚”,到如今带领团队稳步前行,吕小龙用行动诠释着“坚持与努力”的意义。“未来,我想把茶园和蜂场打造成‘生态体验基地’,让更多人走进景东,感受这里的自然与淳朴。”他说,自己的梦想很简单:“让家乡的好产品不再‘藏在深闺人未识’,让乡亲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

如今,普洱学院毕业的吕小龙,已从“校园学子”成长为“乡村创客”。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奋斗史,更是新时代青年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正如他常说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家乡代言,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