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普院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文化百讲第83讲|建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编辑:普院融媒 文/图

10月30日下午,普洱学院“文化百讲”第83讲暨干部教育培训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邀请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作题为《建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普洱学院党委书记胡国云主持,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云南省监察委员会驻普洱学院监察专员龚辉等党委班子成员,科级以上干部、师生代表参会。

 

张新柱以榆林学院百年办学历史为脉络,重点阐述了学校依托红色基因深化育人实践的探索。他指出,榆林学院前身绥德师范是西北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近年来,学校深挖红色校史资源,通过红色校史话剧《李子洲在1929》、校史馆沉浸式教育、《平凡的世界》读书分享等载体,构建“历史场景还原+奋斗精神传承”的育人闭环,将“奋斗”校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育人模式创新方面,张新柱重点介绍了榆林学院“三个三”行动计划,即统筹“首位、抢位、错位”三位发展,深化绩效、职称评审、教师培养三项改革,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红色基因育人、五乐育人”三项举措。其中,“五乐育人”体系(乐讲铸魂、乐读启智、乐跑强体、乐唱育美、乐劳塑品)获评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通过劳模故事分享、陕北民歌传承等活动,培养学生“胸怀天下、身怀良技、心怀情趣”的综合素养。他表示,希望与普洱学院携手,共同探索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胡国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榆林学院的探索实践为普洱学院提供了宝贵经验,普洱学院将借鉴榆林学院“红色育人+产教融合”模式,立足区域特色,深化应用型转型,探索“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建设路径,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服务云南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教职员工要锤炼过硬政治能力,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强化政治担当,聚力学校发展务实笃行,弘扬优良师风培育栋梁,护航学生成长。

张新柱兼任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创造学会副理事长、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应用型大学联盟理事长;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专家、西北大学中华干部学院特聘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深耕高等教育和新闻宣传,对高校党建、思政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有深入研究,著作《高校党建进学生公寓理论与实践》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生现实生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获陕西省202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